根据《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》GB/T50493-2019中关于报警设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:
1、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值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5%爆炸下限(简称LEL)。
2、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值设定值应小于或者等于50%爆炸下限(简称LEL)。
3、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100%职业接触限值(简称OEL),有毒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00%职业接触限值(简称OEL)。
4、环境氧气的过氧报警设定值宜为23.5%VOL(体积百分数),环境欠氧报警设定值宜为19.5%VOL(体积百分数)。
确定有毒气体的职业接触限值时,应按最高容许浓度(简称MAC)、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(简称PC-TWA)、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(简称PC-STEL)的优先次序选用。
常见的有毒气体的摩尔质量、最高容许浓度、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、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、直接致害浓度值见下表:
表一
名称 | 质量 (g/mol) | 最高容许浓度MAC(mg/m³) |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-TWA(mg/m³) |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-STEL(mg/m³) | 直接致害浓度 IDLH(mg/m³) |
二氧化硫(SO2) | 64 | — | 5(1.75ppm) | 10(3.5ppm) | 270(94.5pm) |
一氧化碳 (CO) | 28 | — | 20(16ppm) | 30(24ppm) | 1700(1360ppm) |
硫化氢 (H2S) | 34 | 10(6.588ppm) | — | — | 43(283.29ppm) |
苯 (C6H6) | 78 | — | 6(1.72ppm) | 10(2.87ppm) | 9800(2814.36ppm) |
氨 (NH3) | 17 | — | 20(26.35ppm) | 30(39.53ppm) | 36(474.35ppm) |
氧气 (O2) | 32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
注:对环境大气(空气)中有毒气体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:质量浓度(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有毒气体的质量数,既mg/m³)和体积浓度(一百万分体积空气中所含有毒气体的体积数,既ppm或者μmol/mol)。通常,大部分气体检测仪测得的气体浓度是体积浓度(ppm)。而我们国家标准规范采用的气体浓度为质量浓度单位(mg/m³)。
在《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》GB/T50493-2019中,浓度单位ppm(μmol/mol)与mg/m³的换算关系是:
ppm=(22.4/M)*(T/273)*(1/P)*mg/m³
公式中M代表气体的分子量(g/mol);T代表环境温度(K);P代表环境大气压力(atm),公式在标准状况下可简化为:
ppm=(mg/m³*22.4)/M或
mg/m³=(ppm*M)/22.4
根据《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》GB/T50493-2019,相关规定,设定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值见下表:
表二
名称 | 一级报警值 | 二级报警值 |
二氧化硫 (SO2) | 2ppm | 4ppm |
一氧化碳 (CO) | 16ppm | 32ppm |
硫化氢 (H2S) | 6ppm | 12ppm |
苯 (C6H6) | 2ppm | 4ppm |
氨 (NH3) | 26ppm | 52ppm |
可燃气体 | 25%LEL | 50%LEL |
注:检测氧气便携式检测仪一级报警设定值为19.5%VOL,二级报警设定值23.5%VOL。对于便携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设定值应按照表二进行设定。